已阅

二季度压力依然极大!水泥错峰还需优化为下半年做准备

 

发布时间:2023-05-11    字号:【

摘自:水泥网
  从上个月水泥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看,一季度大部分水泥企业利润均出现了明显下滑。

二季度压力依然极大。目前的供应量过大是主要矛盾。

  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郑建辉表示,当前,应进一步优化错峰政策为下半年做好准备,同时加快推动水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和政策工具实现水泥行业平稳发展。  

  本周三,在“分享汇·建材一周谈”水泥网APP视频号线上直播中,郑建辉深入探讨当前激烈的供需矛盾给水泥行业带来的影响。  

  具体如下: 

  从上个月水泥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看,一季度大部分水泥企业利润均出现了明显下滑。二季度压力依然极大。4月以来,沿江熟料出现了两轮价格回落,水泥价格也呈现持续回落走势。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目前的供应量过大是主要矛盾。
  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但是我们应该有共识,这一手段的边际效用在递减而且突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第一是反映在非错峰季,非错峰季的供需矛盾在剧增
  政策要求上,北方地区采暖季,其他地区春节、酷暑伏天、雨季和重大活动期间进行错峰生产。非错峰季,我们的单月水泥实际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亿吨,80%的利用率下,2.4亿吨的需求能够维持旺季的价格上涨,但是现在我们单月的需求只有2亿吨出头一点,利用率66%,未来我们预计会进一步下降。非错峰季的供需矛盾也已经非常大,同时单月产能还有扩大趋势。
  第二是长江流域的供需矛盾在剧增

  以前我们说北方地区严重过剩,目前是西南,逐步向华东、中南过剩蔓延。南方地区也跟北方一样进行错峰生产,北方错峰的时间长,长江中下游的错峰时间短。

  过去,北方通过错峰缓解了自身的供需压力也缓解了外围的压力。而长江流域的供需矛盾增加后,不仅增加了自身的压力,同时也在向外围施压,导致外围的错峰效用削弱,这种削弱也会越来越明显。 

  一季度,长江中下游湖北、浙江水泥产量创了历史新高,安徽也基本接近历史最高的位置。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泥产量均较历史高位下滑超过5%以上。产量增加,库存也在增加,长江流域部分省份增加的产量并没有被市场消化,降价成了唯一选项。 

  我们认为,当前,应进一步优化错峰政策为下半年做好准备,同时加快推动水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和政策工具实现水泥行业平稳发展。 

  最后,水泥行业碳达峰不是全国部分省份的事情,而是所有省份的事情。最近浙江已经提出2025年前水泥总产量控制在1.2亿吨的目标,相当于较历史高值降低12%,未来两年至少要削减1500万吨的水泥产量,错峰生产则是重要手段。那么其他省份,尤其是水泥生产大省也应尽快拿出水泥行业碳达峰行动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 

分享到:
联系方式:024-78867890           辽ICP备15014835号-1
Copyright ©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